调查资讯
咨询热线
18267162839电话:18267162839
传真:18267162839
邮箱:admin@youweb.com
商务调查取证-记者调查|价值几万块钱的情绪康复课程靠谱吗?
如何为面临学业和工作压力、家庭和社交焦虑的个人找到适当的情感和心理指导。近年来,情感心理需求持续受到社会关注。全拓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心理咨询行业市场规模达480.4亿元,同比增长10.92%。在小红书、豆瓣、微博等社交媒体上,不少人发帖寻求帮助,询问失恋后感到压力后如何寻找合适的情感咨询。在线情感咨询行业正在悄然升温。
广州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在线情感咨询市场鱼龙混杂,服务缺乏监管,收费标准从半小时650元到半个月3000元不等。不少消费者甚至表示维权陷入困境。此外,记者注意到,一些机构辅导员资质混乱。被媒体曝光的“假证书”,成为院校招生的资格证书。甚至有情感咨询机构打出“从分手到康复只需15天”的广告。 。
现象:“我花了三万多块钱才挽回了前男友,没想到最后除了钱和钱什么都没有。”
去年年底,林雨馨与男友的关系濒临分手。为了赢回男友,林雨馨在社交媒体上接触了情感咨询机构。起初,她抱着尝试的态度,花2999元购买了半个月的提升课程。随后,经纪公司告诉她,由于她缺乏爱情知识,短期课程不会很快见效,需要报名另一个爱情课程,并补充说“只要学会了,不仅会男朋友回来了,也是受用一生的。”此外,经纪公司还建议她再购买一个督导课程,督导会同时连接她和男友,帮助他们共同进步。
“续订后不久,大概上了两节课,老师就说我吸收不了课程内容,就不继续上课了。他让我有什么问题就直接来找他,他都解答了。”我的问题。”其中 4 个。这一个月来,林雨馨花了三万多元报名了三个班。她以为自己可以“拯救”男友,但男友却与她分手并封锁了她。 “我只是想找一个靠谱的心理咨询师来解答我的情感问题,而且花了很多钱,为什么这么难呢?”
(图为受访者提供的部分课程付款截图)
(部分情绪咨询机构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内容)
陈强是一名学生,曾去情感咨询机构挽回男友。她告诉记者,经纪公司在朋友圈和社交媒体账户上发布的情感问题案例和解读是获得她信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些案例是否真实,她从未向经纪公司核实过,“当我看到它们时”把聊天记录贴出来,我觉得应该是真的。”同样的观点也得到了林雨馨的证实,“他们的朋友圈经常会发一些看似有道理的学生成功案例,也说自己处理过很多比我复杂得多的案例,”相信他们。”
为什么这么多人在网上寻求情感咨询?有受访者表示,情感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但医疗机构缺乏相关情感教育、对心理治疗缺乏了解,是他们上网咨询的重要原因。谈及寻求咨询时,21岁的陈红(化名)表示婚外情调查公司电话,自己没有太多恋爱经验,父母也很少与他进行情感交流。她告诉记者,找一个可靠的情感咨询师陪伴她度过一段困难的时期或许会有用。随后,陈红迷迷糊糊地找到了辅导员,报名了一个班。但最终,我省吃俭用攒下的5000多块钱不但没能帮我赢回男朋友,而且钱还被浪费了。
30岁的张青(化名)恰逢事业低谷,男友与她分手。双重打击很难接受。 “有一段时间,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情绪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但我又不敢去医院心理科,怕别人认为我精神有问题。”在社交媒体群中,张青了解到一位咨询师半小时语音聊天收费650元。 “我对陌生人比较谨慎,怕被骗。650元加半小时,太贵了,所以我没有再寻求这个咨询。”张青说,她看到有人分享一个帖子商务调查取证-记者调查|价值几万块钱的情绪康复课程靠谱吗?,说她被顾问欺骗了。 “操纵”让她非常谨慎网络上情感挽回,但如何找到可靠的情感咨询服务仍然是困扰她的问题。
套路:营销吸引进入,收费是目的,效果不保证
广州日报记者发现,多数机构以营销吸引进入,收费是目的,效果不保。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经纪公司通常会以“分手后如何复合”、“如何挽回前任”等主题来收获流量。流量是情感咨询机构吸引消费者“进来”的第一步。记者调查中,多个情感咨询短视频账号拥有数十万粉丝。可以看到很多人在评论区留言:我该怎么办?怎么联系老师?
记者发现,一旦咨询师主动联系咨询师,咨询师就会详细询问咨询师的个人经历和情况。当顾问讲完他的个人案例后,顾问会以“一对一设计改进计划”为借口来吸引顾问。咨询方购买。然后指派专属导师,通过一对一的沟通,逐步吸引顾问购买更多付费课程。课程种类越来越多,费用也越来越高,从一开始的千元左右飙升至千元以上。一万元。所谓的课程主要以语音指导和微信指导为主,甚至一次语音费用也高达1200元。
(搜索引擎上的一些广告)
记者曾联系过某短视频平台上一个拥有超过50万粉丝的情感咨询账号“某某谈婚恋”。随后记者添加了该账号提供的微信“XX老师”。确认记者想挽回男友后,老师详细询问了目前感情问题,并表示分手的原因是感情中沟通障碍。她可以付费制定一对一的计划和课程,并指派专属老师帮助记者提高。当记者询问能否保证康复时,对方表示改善和康复是同时进行的,应该相信自己的经验。
(图为某机构与咨询方聊天截图)
在记者的调查中,不少受访者表示,情感咨询机构的营销和说辞让他们坚信这段关系“可以挽救”。然而,在随后的合同和聊天记录中,对方并没有明确告诉他们“一定能救活”、“一定会有效”,而是用诸如“你的情况很好办”、“我们见过比你复杂得多的案例”、“相信我们不会有事”等,给咨询方一颗定心丸。
现状:缺乏行业评估标准,顾问维权困难
除了情感咨询机构外,记者发现,市场上还有不少个人“情感咨询”收费项目。这些项目按时长收费,价格从每小时10元甚至上千元不等。即使收费如此之高,销量也相当可观。调查中,市场上大部分机构和个人并未注明资质认证,而主要标注“高级心理咨询师”。
据了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2017年取消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但如果搜索“心理咨询师”,仍然可以看到以职业资格为名的招生广告。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些其实都是培训课程,甚至可以花钱购买不同机构的顾问证书。 “这也说明,目前心理咨询的门槛和评估体系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很多年轻女性在没有核实资质的情况下,会更有可能购买所谓的康复课程。”
在记者调查中,不少受访者表示,机构或咨询师以“情感咨询是特殊服务,未达到预期效果”为由拒绝承担责任。有受访者告诉记者,由于服务内容难以界定,合同中有非保证效果等条款,即使起诉对方,自己的权益也很难得到保障,只能“自食其果”。并承认他们很不幸。”林雨馨曾以没能挽回男友为由向机构要求退款。该机构表示,该课程已经进行过,当时签订的合同中明确写着“不能以没有产生结果为由申请退款”。林雨馨只好放弃。
(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帖称,网上情感咨询让她付出了生命和金钱的代价)
专家:情感咨询是一种特殊消费,效果可能因人而异
情感咨询本质上是心理咨询的一部分,但现在网上有一些咨询服务项目,比如“几天陪你走出失恋”、“陪你多久才能挽回前任”等。 ”等,这本质上是咨询服务的亮点之一。可访问性意味着查询可以得到快速响应。当咨询方想要快速解决问题时,很容易上当。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理治疗师杨晶晶表示,“咨询方在网上寻求心理咨询时面临很多风险。比如提供服务的人是否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是否取得了相关专业资格?刚刚参加过接受培训并不意味着拥有专业资格和足够的心理咨询师能力是提供综合心理服务的基本条件。”在之前的咨询中,她曾遇到一位咨询师告诉她,某机构的一位咨询师因为没能改变自己提出的方式而对咨询师进行了口头打压,咨询师称自己在咨询过程中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二次伤害。” “如果有专业顾问提供服务,不规范操作带来的风险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心理科主任医师肖劲松表示,“情感咨询是一种特殊的消费,投入的产出因人而异,就像手术一样,不同的人做同样的手术,效果可能会有所不同,但要警惕对方一次性收取大量费用的做法。”肖劲松表示。建议大家去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或者医院的心理门诊。科学评估。
针对因合同条款导致情感咨询引发的“退款难”现象,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廖建勋表示,此类纠纷主要属于合同纠纷范围。再加上情感咨询的特殊性,如果双方签订的情感咨询服务合同中明确规定效果因人而异,且不能以未达到预期效果为理由退款,则不能根据效果申请退款。 “但如果在服务过程中,对方进行虚假宣传、虚假承诺,或者严重不负责任而导致没有结果,咨询方也可以申请退款或部分退款。从这个角度来看,合同并不能完全成为合同。”服务提供商有豁免理由。”
律师:详细收费标准,出了问题立即报警。
泰和泰(广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广东省律师协会婚姻家庭委员会副秘书长梁英珍建议,遇到情感、心理、精神问题时,可以寻求正规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等帮助。咨询机构以及心理和精神服务。向医疗机构寻求帮助,减少盲目在网上寻求所谓的情感咨询师,避免上当受骗。 “平日里还可以多读一些心理学书籍,参加心理学课程,多与亲朋好友交流,缓解情绪。”
梁映珍建议,在选择付费心理咨询或情绪咨询时,首先应签订书面咨询合同,明确咨询的收费标准,例如每小时如何收费、是否会有一名或多名咨询师为患者提供服务等。咨询方。 “此外,建议消费者与有资质的心理咨询师和医疗机构签订合同,避免与个人签订合同。在支付咨询费用时,也应向公众账户支付,避免直接转入个人账户。”梁英珍表示,一旦发现被骗后,如果消费者有书面合同和服务商身份信息,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退款。如果没有书面合同,或者发现服务商身份信息造假,可能涉嫌诈骗,也可以直接报警。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 记者:杨超录 广州日报·新花城 编辑:彭文强